講者:教學與學習支援中心
日期:2013-11-26
觀看: 1869
  • 00:00 1.
    後現代與後殖民的糾葛(下) / 陳芳明
  • 索引
  • 筆記
  • 討論
  • 全螢幕
後現代與後殖民的糾葛(下) / 陳芳明
長度: 46:59, 瀏覽: 1870, 最近修訂: 2021-03-26
講者:陳芳明
國立政治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講座教授;美國華盛頓州州立大學歷史學系博士;研究專長為台灣文學、台灣歷史。
陳芳明在美獲得博士學位後,臺灣發生美麗島事件(1979),與許信良到洛杉磯辦《美麗島週報》。因創辦該刊,被臺灣當局列為黑名單,限制返國,在美時,陳芳明為臺灣獨立運動的推手之一。早期筆名施敏輝。1988年返台,除出任教職,也曾任民進黨文宣部主任,期許民進黨為「清廉、勤政、愛鄉土」;而他也表示:「我不會因為我是『綠色』(泛綠)支持者,就看不到綠色的缺點!」。

本周大綱:
很多人說,後現代、後殖民都是去中心(decenter),但西方與台灣的概念不同。西方是去啟蒙運動以降充滿偏見的知識論,希望有新的解釋方式,要解構主體(deconstruction of subject)。我們則是去帝國中心,無論是日本、國民黨;後殖民則是要重建主體(reconstruction of subject)。戒嚴體制解除後,我們要恢復歷史記憶,恢復對自己社會的傾聽,重建對社會的解釋,重新建構主體。權力在失憶、失語的施壓是可怕的,過去的主體跟解嚴後的主體不同,解嚴後希望這塊土地上大家都是平等,發言權是一樣的。
    位置
    資料夾名稱
    文學與當代台灣人文精神
    發表人
    系統管理者
    單位
    影音網 (root)
    建立
    2013-11-26 00:00:00
    最近修訂
    2021-03-26 19:12:52
    長度
    46:59